和年轻人打成一片,综艺让文化焕发生活气息 | 主创揭秘

和年轻人打成一片,综艺让文化焕发生活气息 | 主创揭秘
https://pan.baidu.com/s/kFTgQytgthUnAtplvYSWDD6

在影视的广阔天地中,文化类节目曾被视为小众的珍宝,它们以高深莫测的姿态存在,却鲜有人问津。然而,随着《见字如面》和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等节目的热播,文化综艺开始逐渐打破这一固有印象,探索着如何在保持文化深度的同时,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。

和年轻人打成一片,综艺让文化焕发生活气息 | 主创揭秘插图

过去,一些文化节目为了迎合观众口味,不自觉地降低了自身的格调,结果既失去了文化的独特魅力,也未能真正吸引观众。《见字如面》的总关正文曾指出,观众内心是渴望文化滋养的,问题在于文化节目尚未形成观看习惯,内容也未能足够吸引人。

近年来,随着各大平台年度报告的发布,发现“文化”已经从边缘走向中心,成为综艺市场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。无论是户外节目如《奔跑吧》、《极限挑战》、《花儿与少年》等,它们通过“文化+”的方式,注入了文化底蕴和社会价值;还是专注于文化垂类的节目如《我在岛屿读书》、《登场了!北京中轴线》、《博物馆之城》等,它们都以创新和开放的姿态,寻找与年轻观众沟通的新途径。

在创作实践中,“文化+”综艺如何在文化觉醒和创新模式的双重推动下,实现自我审美的重塑和社会情感的共鸣?北京,这座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城市,又是如何利用自身特点,深耕综艺领域的?

文化综艺的破题之道,在于让文化从书本走向现实,让传统文化元素穿越千年,融入现代社会。以北京卫视的《博物馆之城》为例,节目深入北京市各类博物馆,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,让博物馆与的生活紧密相连。节目组在策划时,深入探讨了如何让博物馆走进千家万户,如何让文物的故事触动人心。

《博物馆之城》通过展现博物馆背后的文化支点,如北京艺术博物馆的“寿文化”,首都博物馆的文物风情,国家动物博物馆的自然和谐观等,让每家博物馆都成为历史与当代社会精神的交汇点。同时,节目还关注了博物馆内普通人的工作日常,让文化从高高在上走向平凡生活,实现了文化的“下沉”。

《京城十二时辰》则通过展现北京商圈的快速发展和文化活动,让文化与生活紧密相连。节目邀请文艺界嘉宾体验北京的街头文化,从吃烤鸭到逛簋街,从四合院的聚会到驼铃古道的漫步,展现了北京的城市文化和烟火气。

北京卫视的《食养中国》则以特色产地为背景,探索当地百姓的饮食文化,如沂蒙山的花生,通过沉浸式体验,吸引年轻人学习中国的饮食养生文化。而《我在岛屿读书2》则抓住了“最美书屋”的潮流,通过“岛屿+书屋”的模式,打造了沉浸式的阅读场景。

和年轻人打成一片,综艺让文化焕发生活气息 | 主创揭秘插图1

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冷凇曾指出,视听节目在题材调研和创作中应更加深入,挖掘典型案例和人物,以人民为中心,反映人民生活的变化。

在“文化+”的创意包装中,大胆创新的模式为传统文化综艺传播打开了新局面。无论是“文化+场景演绎”、“文化+音乐”、“文化+娱乐竞技”还是“文化+真人秀”,都在为传统文化与年轻群体搭建沟通的桥梁。

《国家宝藏》通过明星和专业人士的讲述,让国宝的前世今生得以生动展现,而《典籍里的中国》和《一本好书》则通过戏剧和影视化的表现手法,讲述典籍的故事。《美好年华研习社》则通过演员穿上古代华服,再现历史人物的风采。

《最美中轴线》系列则以流行音乐为载体,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的跨时代对话。节目总导演郭畅认为,音乐是最无国界的传播艺术,能够提高中轴线文化的普及程度。

《博物馆之城》也通过音乐与大众传播实现了有机结合,每期节目邀请知名歌手演唱专属于博物馆的主题曲,让更多人通过音乐了解博物馆文化。

户外综艺如《奔跑吧》和《极限挑战》也在不断探索与文化的深度融合,通过非遗、文旅、传统文化等主题,将综艺与撕名牌带到中国的山水之间,让观众在娱乐中接受科普,关注社会问题。

《奔跑吧》总导演姚译添表示,他们在做“文化+”主题时,首先要考虑包装形式是否能说服团队,只有当主题与形式高度贴合,团队成员愿意接受这些信息时,他们才会尝试。讲述主题不能只是表面,而应从一开始就根据主题的气质设计,更好地结合,同时掌握好分寸感。

和年轻人打成一片,综艺让文化焕发生活气息 | 主创揭秘插图2

文化综艺的发展已经从单一的文化传播走向了多元化的创新融合,通过各种“文化+”模式,实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,让文化真正走进了人们的生活,触动了观众的心灵。

您可能还喜欢...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